亿万富翁的“变”与“不变”
——记六盘水市盘县“三变”带头人、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
陶正学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在有限的生命里,一个人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身家5亿的商人、六盘水市“三变”带头人陶正学,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因为带领盘县普古乡舍烹村的老百姓发展致富,从一名商人成长为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范围包含舍烹村相邻8个行政村。3年多来,8个村旅游、农业资源变成了发展资本,964户农民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1161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曾经边、远、穷的舍烹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成为“三变”改革发源地之一。
散发出乡土气息又投射出现代色彩的“三变”创新成果,引起了省里、中央的注意。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及:“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14年,陶正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大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5年,陶正学获得“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荣誉。
不论沉浮
心中不变“桑梓情”
“如果项目失败了,最多是我倾家荡产,但如果成功,我们大家今后的生活就好了。”
4月13日,在“三变”发源地之一的舍烹村,陶正学语气坚定地说。
立志改变家乡,始于年少的“豪言壮语”。
1980年,15岁的陶正学和好朋友陶明章在舍烹村一间木房里,偷偷学喝酒。房壁的木头开了口子,阳光直接穿进了屋,凌乱的电线扎成无序的线团掉在屋角,成了“危险源”。
舍烹村是盘县最边远的村落,因为穷,发展滞后,村里陈旧得曝出铝丝的皮线迟迟没有更换。
酒中见真情。陶正学摇晃着手中的酒碗冲着屋角大喊:“等我有钱,一定要把村里的电线全换成新的。”陶明章扑哧笑出了声:“说什么酒话,等你有钱再说。”
1981年,陶正学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当了卡车司机。浓浓桑梓情,为报三春晖。每到周末,他都会把车开去50公里外的淤泥乡,免费送村里孩子上学。
1985年,他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一辆载重4吨的解放牌东风卡车,做起了运煤生意。1987年,他开始接触小矿石,1990年,赚到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1993年到1995年间,陶正学从事矿石开采受重挫。投资失败,资金崩盘,欠下一百多万元外债。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再穷也要当硬汉,每年他都必定回村过年,每年他都会买回许多爆竹礼花。烟火划破长空,散发开来,红红绿绿倒映在乡亲们脸上,陶正学的心中,盼望乡亲们的日子像烟花一样绚丽多彩。
商海打拼,历经风雨见彩虹。2001年后,依靠煤炭行业淘金,陶正学的个人资产达到5亿元,事业从煤炭扩展到房地产业。
“他是村里的活菩萨。”舍烹村的村民这样赞叹。每次回村,碰到谁家有困难,陶正学都会掏钱救急。逢年过节,他都要亲自带上礼品和慰问金,去慰问村里贫困的村民和60岁以上的老人。“谁没个困难的时候,乡里乡亲的,这是应该的。”
无私的付出,换来了无价的回报。
2005年腊月二十八,陶正学的母亲去世,他从定居的水城县连夜出发,送母亲回故里。
黑夜里,山区下起了冻雨,坎坷崎岖的山路足有100公里,越野车被抖得哼哼唧唧,雨夹着冰在灯光下横冲直撞。刚驶入盘县普古乡地界,车子坏了,手足无措时,前方传来消息:“舍烹村有100多个村民,自发等候,接老人回家。”
寒冷的黑夜,100多个村民打着电筒,浩浩荡荡赶来,陶正学湿了眼眶。他夜夜牵挂的乡亲也牵挂着他。
不计付出
“输血”变“造血”
舍烹村“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从娘娘山远眺,层层铺排的窝头锥峰弥漫开来,组成气势不凡的万峰林。峰丛、石林、峡谷、溪流、飞瀑、湿地……组成美轮美奂的奇特风景。然而,因为远在深闺,交通不便,舍烹村的发展始终慢几拍,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拉长了村子与外界的距离。
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再到亿万富翁,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陶正学心里始终不忘舍烹村。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
2000年至2011年,陶正学先后资助淤泥小学和舍烹小学32万元建设校园,资助贫困在校大学生11名。为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他出资1160多万元,改扩建了舍烹村的村委活动室和村民住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可是乡亲们还缺乏在家门口发财致富的门路,这成了陶正学的一块心病。
2010年初,陶明章有意在河边建塘养鸭,陶正学觉得这是把家乡的资源转化成财富,大力支持。他找来几个合伙人,建起了塘子,并在塘边筑了一道大坝。
6月,连降了几天大雨,由于坝堤不够牢固,一天中午,随着“哗啦”一声巨响,洪水冲垮了大坝。看着狼藉一片的河床,陶正学的思想也被洪水一起冲开:“输血式”扶贫只是眼前效益,要让乡村有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想明白后,陶正学决定重筑大坝,将六车河建成“银湖”旅游观光区。
产业转型必须学会依靠政策找出路。从此,陶正学迷恋上电视新闻,他每天必看三档节目:中央、贵州和六盘水市新闻联播。
2011年,陶正学痛下决心,关停了洗煤厂和煤矿。
2012年,陶正学决定在家乡围绕旅游和农业发展“绿色”产业。
对于这个选择,家人和朋友都表示不能理解。
“在外面混个名堂出来不容易,又跑回去干啥?”朋友当面质问。
“各地都在快速发展,舍烹村的老百姓还是那么穷,我回去就是想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点贡献。”陶正学回答。
2012年5月6日,49岁的陶正学与陶永川、郭跃等6人共同发起,以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以娘娘山附近生态群为依托,打造农业产业园区。
发展产业,需要规模化的土地,土地流转却成了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村里部分群众态度强硬不愿意拿出土地,认为种粮才稳靠。
思想不通,先带出去开眼界。6月17日清晨,陶正学自费,带领64个村民组成的“考察团”,乘坐两辆大巴奔赴昆明、大理、丽江……半个月的外出考察,乡亲们开了眼界,体会到什么叫做幸福生活,土地流转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为增强入股积极性,银河合作社提出多样化的入股模式。如村民土地分别按800到300元每亩的不同标准,入股到园区发展刺梨、猕猴桃、蓝莓、特色蔬菜等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村各级财政资金入股园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示范和名优经济林木花卉示范项目,占股10%,实现资金变股金。入股农民作为合作社股东,成了园区真正的创业者、主人翁。
实在没有钱入股合作社的农民,陶正学无偿借钱给他们。“赚钱了就还,赔了不要你们还。”合作社共100股,每股20万元,2000万元总股本,陶正学实际出资1270万元,却只占27股,其余73股全由村民持有。陶正学的慷慨付出,撬动起包括舍烹村在内,普古乡8个村村民的积极性,共吸收460户村民入股合作社。2012年年底村两委换届,864个选民投票,陶正学以821票获选村委会主任。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引起市、县、乡的高度重视,同时,一个打破常规创新的“联村党委”机制应运而生——2013年7月,以舍烹村为核心,联合新寨村等周边7个村党支部和银湖合作社党支部,采取“1+8”模式共建普古娘娘山联村党委,陶正学任党委书记。
不言回头
充满光辉的“三变”路
陶正学是盘县第一个将资产投入旅游业的民营企业家。2012年,他49岁,坐拥5亿身家,他却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路。
回乡创业,陶正学瞄准国际定位,立志将娘娘山打造成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观光园。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10.68万亩土地资源整合;对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六车河峡谷景区进行开发;建2万亩优质刺梨园、5000亩蓝莓科技、农业科技、红豆杉示范园……事无巨细,他亲力亲为。
资金筹措是实现开发的关键所在。陶正学除了将县城的酒店等资产抵押给银行,还将过亿自有资金投入到建设中。
2013年底,建设资金实在周转不过来,合作社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发工资,“两手空空”的陶正学把村民召集到一起:“对不起大家,钱我一定……”话没说完,村民先开了口:“没得事。没钱我们也会跟着你干。”从亿万富翁到“两手空空”,乡亲们感受到陶正学的诚意,也更加卖力。
从2012年起,随着规划逐个落地,到2016年初,娘娘山农业观光园雏形已现。目前,完成了17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15000亩猕猴桃、石榴、刺梨等植物园初见成效,20余公里园区道路已经建好,娘娘山旅游接待中心及通往各景区公路正在建设中。
娘娘山一天一天在变化。
年复一年,喂猪、踩肥、种包谷的农民,如今成了“农业产业工人”。每天早上7点半,他们扛着锄头、铁锨,准时坐上合作社的大巴车,统一用餐后,分赴草莓园、刺梨园、日常清洁等岗位。每天中午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每月可领1500到4000元不等工资。
宋香云家2亩土地流转,每年可收租金1000元。为了照顾孙子,宋香云在合作社做零工,按天结算,一个月挣1000到2000元不等,丈夫陈文献在大棚管理草莓,每年有2万元固定工资。
“以前我和儿子在广东打工,半年回家一次。现在全都回来了,就盼着日子越来越好。”宋香云一手拿着铁锨,一手抱着孙子。
村里有了发展,吸引回来的不仅是本村人。
2014年,陶正学资助过的大学生王明柳回舍烹村参与家乡建设,成为公司旅游部门主力。在王明柳的说服下,重庆的同学黄德琴决定到舍烹村看看。
2015年4月5日,黄德琴拎着箱子来到普古乡舍烹村,天然大氧吧的生态环境,灵山秀水飞瀑流泉的风景组合,桃源般宁静的美丽村庄打动了这位都市女孩,她决定留下。
“留下,是因为它的美丽,还因为我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有如此好的发展平台。”现在,黄德琴也成了银湖合作社旅游部门的主力。
不等不靠不要,陶正学拿出自有资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感动了山里山外。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将村级发展资金、专项扶贫资金、同步小康驻村帮扶资金2250万元入股园区,由此撬动了1.2亿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至今年3月,娘娘山园区总投入已超过7亿元人民币。园区联村在“三变”改革中的“资金变股金”,形成了国有、公有、企业、个人资金的市场化整合,初步形成“混合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如今,去舍烹的路依然颠簸,下了高速,还需要走2个多小时的盘山路才能到寨门。但陶正学的事迹感动了各级政府伸手援助,目前,从英武到普古的一级公路正在修建,预计年底建成通车后,到舍烹只需20分钟左右。
4月的娘娘山下,红杜鹃迎风怒放,生态农业示范园、人工湖、休闲广场、酒店、漂亮民居等构成的温泉休闲小镇,与娘娘山自然景观、现代农业示范园交相辉映,村庄和道路间传递出欢声笑语。远在深山的舍烹人,在陶正学及其创业扶贫团队的带领下,创造了大山奇迹,一个在贵州高原上正在推广、在全国正在扩展的产业发展模式。